2020/11/26 |
法人促成學校收入的KPI如何計算?80%案源來自於科研產業化平台是否為必要條件? |
|
由法人自行提報,KPI認列包含當年度案源、或過往案源於當年度產生的學校收入,故請法人估算預期達到的學校收入;原則上案源以科研產業化平台為主,但其他學校亦可。
|
2020/11/26 |
跨法人KPI認列比例? |
|
以2家跨法人合作,主責法人促成學校收入500萬元、協同法人促成學校收入300萬元、共計促成800萬元學校收入為例,主責法人認列800萬元,協同法人則認列800*80%=640萬元。以此類推。
|
2020/11/26 |
跨法人的額度會多一些?經費是否會個別核定?法人間的經費如何撥付? |
|
跨法人的額度會比單一法人額度多;司內會再斟酌是否分開核定額度;跨法人案源由主責法人提案,經費會直接給主責法人,再由主責法人撥付給協同法人。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博士級人培在編列經費時,除了基本6個月薪資外,其他法人執行費用如何編列?另外KPI關於起薪6.5萬元的定義為何? |
|
除了基本薪資6萬元外,其他勞健保比率等請依各法人費率計算,至於培訓費用同案源輔導經費規劃方式,會考量整體法人能量給予經費核定;起薪6.5萬元為本薪不含獎金,然若能夠預先估算年薪(薪資+績效獎金),亦可認列KPI。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就業率75%如何認定? |
|
就業認列條件請參考簡報第8頁(案源相關廠商、新創公司、價創計畫新創團隊、醫療法人),依據過去經驗,往年博士級人培成效都有達到75%。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案源總數是否包含鏈結新創?是否也有80%案源要來自科研產業化平台? |
|
案源總數是包含鏈結新創;原則上案源也是80%來自科研產業化平台。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是否有博士級人培的退場或換人說明? |
|
以博士級人培的員額計算,不以個人認列,中間允許相關異動。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鏈結新創的團隊若未成立新創公司如何搭配案源進行人培?企業配合款收取問題? |
|
可搭配案源協助申請價創計畫進行人培。不過,新創團隊尚未登記成立公司,故無法收取企業配合款的部分將再討論。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博士級人才去企業實習1個月後離職,且未有遞補人才,企業配合款要退回嗎? |
|
如企業已完全支付配合款9萬元,需按比例退還給企業2個月共6萬元。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法人提博士級人培至少要5人次,但案源若只提出1案,將如何搭配? |
|
人培搭配案源不限當年度案源,過往案源、諮詢服務案皆可搭配運用。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1個案源可以搭配1個以上的博士級人培嗎? |
|
1個案源不限1個人培。
|
2020/11/26 |
(博士級人培)博士級人培可以是外國人嗎?年齡是否有限制? |
|
博士級人培限定為本國籍;年齡無限制,但為法人所聘用,需符合其聘用原則。
|
2020/11/26 |
目前是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為主要輔導方向,針對過去五加二產業的部分是否還可保留?另外原價創計畫是否已更名為「科研成果創業計畫」? |
|
請依循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方針,然若原有符合五加二產業仍可註明;明年價創計畫將更名為「科研成果創業計畫」,適逢計畫轉換期間兩者皆可。
|
2020/11/26 |
跨計畫推動的涵義? |
|
配合部內政策,計畫將以大帶小、跨計畫、上下游以及跨領域等合作模式帶動計畫綜效;法人鏈結為推動機制,在法人鏈結、生醫與價創計畫皆有此推動模式,為跨計畫共同推動的合作。
|
2019/4/11 |
參加此計畫對學校與老師的幫助為何? |
|
法人在本計畫中是擔任產學合作的中間角色,在儘可能減少學校及教授負擔下,配合學校既有機制,提供媒合及推廣服務,促成研發成果多元運用,同時計畫也提供人才培訓服務,提供有志趣培育優質專利申請、專利加值與行銷、新創事業之研究團隊一個養成實務能力的管道。另本計畫為擴展服務範圍,特於105年成立「產學媒合服務團」,主動瞭解學界及業界相關需求,俾利後續媒合。 詳參本計畫網站-媒合專區:https://iace.org.tw/f2/matchIntro/init
|
2016/4/13 |
是否有聯繫窗口可詢問此計畫執行內容? |
|
相關資訊請參考本計畫網站(https://iace.org.tw/),如需進一步資訊,請撥打服務專線(02)2737-7373 或使用計畫網頁上的「我要諮詢」功能,執行團隊將主動與您聯繫。
|
2016/4/13 |
如何申請取得此計畫資源? 若已承接科技部其他計畫還可以提出申請嗎? 非科技部的計畫也可以提出申請嗎? |
|
本計畫的案源主要來自於具產業化潛力的科技部計畫成果、及經學校或領域相關學門推薦之研發團隊。有興趣參與本計畫之團隊,只要符合電子資通訊、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生技醫材、商管與數位金融等領域,均可提出申請,計畫團隊將安排專人與您聯繫。
|
2019/4/8 |
學校老師能否自行提出申請協助? |
|
凡研究成果符合只要符合電子資通訊、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生技醫材、商管與數位金融等領域,均可提出申請, 若為國際產學聯盟計畫學校,可透過各校GLORIA中心提出申請,本計畫將優先協助具產業化潛力。
|
2019/4/15 |
此計畫的人才培訓主要內容為何? |
|
本計畫強調「實作、實務、實戰」,並以研發人員(教授、實驗室成員或學生)與支援人員(學校研發處、技轉中心、育成中心等單位成員)為培訓對象,透過「優質專利申請實務」及「專利加值與行銷策略」等一對一專家Coaching,藉由學員的專利說明書、專利加值與行銷報告及營運企劃報告之培訓成果,學校可進一步申請優質專利,提升專利商品化能量,促進創新創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