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6/10
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科國際所
University Technology(以下簡稱UT)為蘇格蘭地區19所大學所組成之大學聯盟,且同時營運一同名之平台網站,並刊登最新技轉合作的資訊,登記在此平台的技術為可立即商品化階段的技術。該組織由蘇格蘭當地學校自主發起並向蘇格蘭基金委員會(Scottish Funding Council, SFC)申請經費補助,同時向參與的學校收取會費以作為組織運作資金來源。當有新的科研成果產生時,參與的學校有義務以非機密性且容易閱讀的方式上傳到UT網頁上,同步透過社群網絡來進行資料的更新。
UT後台營運單位為Interface,該單位同時也有專人負責與廠商和學校之間的接洽。UT平台上曝光的技術為蘇格蘭地區學校所研發與擁有,技術資訊頁面會顯示該技術主要特點與應用情境,有興趣的業者可透過網頁與該校進行聯繫。此外,該網站有些技術屬於Easy Access(在固定年限內,無償授權給廠商使用),因此網頁會特別標注是否為Easy Access類別,且提供制式合約書供使用者參考。
UT上的資訊以蘇格蘭地區的學界研發成果為主,諮詢方式為直接透過該技術簡介介面之開放欄位進行填寫。然UT並無設計訊息自動回報中心機制,因此除非雙方在聯繫過程通知UT,否則其營運小組是無法從中介入或取得回饋。
UT主打成熟可技轉的學界研發技術,目前約有240筆學界技術資料,雖然資料量不多,但因UT與創立於2005年的Interface具高度合作性,Interface為蘇格蘭地區之半官方產學媒合團隊,由蘇格蘭基金委員會成立,與蘇格蘭地區的企業、學校、研究機構有深厚的連結。因此兩個單位能夠互相配合,UT以推廣(包含實體媒合活動)為主,並搭配Interface與產業的高度連結度,雙方每周會有兩天的時間會晤,討論目前進行的案子情形以及其他可以共同合作之處,此為少數結合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案例。
針對以上提出的IACE、konfer、UT三個國內外產學媒合平台,將針對三個面向進行比較:
IACE平台涵蓋超過9,000筆學界研發成果資料、5,000筆美國專利與上千筆產學人才,同時平台也提供許多課程和技術展示。且IACE平台的學界技術資料經專家進行技術整備度判讀,因此可提供業界尋求具產業化潛力技術時參考。
konfer由於直接由英國各大學網頁進行資料串接抓取,以學研成果技術資料量來估算就超過55,000筆,另外亦包含143,000個研究者資訊、15,000件設備資訊、74,000個YouTube影片等,然konfer的資料較無依特定需求(如技術成熟度)進行篩選因此可以將其視為英國針對學界資源的入口網站概念。
UT則是三個網站之中資料量最少的,其僅有提供外界查詢蘇格蘭地區學校的研發成果,但UT所上載的學界研發成果都是「可技轉」的成熟技術,並同時和各種媒合和交流活動做配合。
在資料收錄的完整性方面,IACE平台上的學界研發成果資料主要來自於GRB系統,網頁上僅顯示基本資料、TRL判讀結果、與關鍵字,使用者如需要了解細節仍需要回到GRB系統做原始報告瀏覽。而konfer雖然資料可快速蒐集與公開,但是由於konfer為資料直接串流,因此文字的轉換並沒有非常準確,導致在閱讀上會有困難,不過仍可回到原始網頁做瀏覽。而UT資料量為三者中最少,在逐筆技術的說明上則是以技術潛力說明、IP歸屬等內容,相較另兩個平台較為完整,但UT的技術說明頁面並沒有功能可導回原始介面或取得報告,而需透過諮詢功能做接洽。
除了學界研發技術資料外,IACE平台與konfer亦蒐羅了許多學界其他技術資源或相關資訊,如IACE平台則是提供我國教授於美國申請之專利、具產學意願或經驗的專家、以及其他影音資源供使用者瀏覽;konfer也能夠取得各校各領域之專家、公開實驗室、或是其他政府補助計畫等;UT則是專注於推廣成熟欲技轉技術,無其他資訊查找功能。
IACE平台由於需要滿足計畫推廣的功能,因此在首頁上放置了大面積的主視覺banner,搜尋功能則隱藏在右上角與功能列中,較不容易第一時間找到搜尋功能。且在搜尋結果上以傳統條列式進行呈現,雖然有人才網絡圖之功能呈現,但在資料的比對上仍需要再加強。
konfer與IACE平台的操作邏輯較為相似,皆有如入口網站的整合查詢功能,並能夠依資料屬性做個別查詢,但konfer在首頁的操作上,有引導使用者搜尋的說明,且konfer在查詢功能上具備地圖視覺化功能,因此可讓使用者針對技術與專家進行區域查詢。UT則是單純的技術查找功能,以逐筆研發成果搭配圖示,並於資料頁面上呈現出該技術可能潛在的應用情境與場域。
三者在搜尋的速度上,以IACE平台最為快速,其次為資料量較少的UT;konfer由於資料量龐大,且需要同時呈現地圖、字詞關聯性等搜尋結果,需花費較長的等待時間。
三個平台皆有線上諮詢功能,然三者針對諮詢需求的回應方式略有差異。konfer在收到諮詢需求時,konfer團隊會同步收到通知訊息,後台管理團隊可同步追蹤諮詢案件之後續情形,但konfer團隊將視雙方接洽情形評估是否介入。而IACE平台的後台管理團隊皆會處理逐筆諮詢案件,並且視情況轉介產學媒合服務團,由於產學媒合服務團匯集各領域法人能量,因此能夠服務各類型之諮詢需求。此外,IACE平台可透過跨計畫的協調與整合,協助諮詢者轉介高度相關性的政府補助計畫,可視為是我國推動產學合作的單一化窗口平台。UT則不介入雙方諮詢過程,但會運用Interface的鏈結與服務促進產學之間的合作(類似產學媒合服務團)。
本文探討三種平台型態,各有相似與差異之處,如IACE平台透過技術整備度判讀結果揭露來提升媒合的準確度;konfer則提供類似入口網站概念可讓使用者一站式搜尋;而UT用較為明確且具立即技轉機會的技術,並利用Interface與業界的連結度來提升媒合機率。平台比較差異如表1:
資料面
9,000筆科研成果/5,000筆專利/產學人才上千筆/技術推廣與線上課程64支/84筆產業分析文章/1000筆產業新聞等
資料採手動上載/新聞自動串流
資料多樣化
132間大學資料、143,000個學者資訊、15,000件設備、55,000個研究計畫、74,000個YouTube影片串流自大學
資料採自動串流自公開資料庫
資料多樣化
240筆可技轉學界技術資料
資料採手動上載
資料量少
便捷性
表列式呈現搜尋結果/人才網絡圖
首頁較不易找到搜尋功能
操作速度快
窗格式呈現/結合地圖呈現區域樣貌
首頁類似搜尋入口網站概念
操作速度較慢
表列式呈現搜尋結果
版面較陽春
操作速度一般
為了加速產學之間的合作與媒合學界技術促進產業發展,因此國內也興起許多揭露與推廣學校研發成果的網站。然由於產業與學界的合作成功與否不僅僅是要有合適解決產業問題的學界技術,更需要產學間有效的溝通管道,如果單純僅以技術網路展示,較難引發學界與產業間的互動。
相較於konfer的自動爬取學校網站更新資料,IACE雖有龐大的學界技術資訊,但由於目前技術資料屬手動上載,且需要透過專家進行技術整備度判讀,將影響資料揭露的即時性,而可能錯失了技術移轉的機會。
konfer與IACE平台皆屬資料量龐大的網站,兩者相較搜尋速度以IACE平台取勝,然在資料的二次搜尋或是關聯性連結上以konfer較為完整。此外,IACE平台有部分功能需以計畫面推廣,因此在首頁的操作直覺性來說比konfer來的複雜,建議未來在首頁的設計上可有所調整。
媒合機制目前仍無法完全由線上系統進行配對,需要由人工的方式做程度不同的介入,也由於產學之間需要建立起信任感才能夠在後續合作上保持溝通順暢,因此如產學媒合服務團或是Interface的機制仍有其必要性。